平顶山市第四中学:规范管理出实招,五育并举显成效发表时间:2024-08-15 15:58 平顶山市第四中学 规范管理出实招,五育并举显成效 平顶山市第四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以体育、美育、劳育等特色建设为抓手,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建立完善评价体系,扎实推进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教育规范管理,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一、经验做法 学校围绕整治重点和负面清单,开展自查自纠,深挖基础教育领域违法违规、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产生的根源,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机制,落实具体措施,使教育规范管理落到实处。一是以德育为先,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确立特色强校的办学方针,以体、美、劳特色建设为抓手,一体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的改革发展,破解学校发展难题。二是打造“最适”教育,从学生实际出发,确立“一生一特长、一生一技能”的培养目标,有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课程为钥匙,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依托,建构“基础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特色课程培养高雅情趣,社团课程培养个性发展,活动课程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四大生态课程体系。四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完善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如:把劳育、美育等内容纳入评价指标,变“三好学生”为“五好学生”;设置特殊贡献奖,对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避免唯成绩、唯升学等片面、单一的评价方式。 二、工作亮点特色 1.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把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特色项目来抓,通过打造劳动教育三类课堂,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教育目的。一是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计划,设置每周一课时的劳动教育课程,配备专兼职的劳动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成立由政教处牵头,教务处、团委协同的劳动教育项目组,开展多学科融合、主题突出的劳动教育,探索系列劳动育人课程,建立劳动教育的校本体系。二是租借校园周边农田,建设学农劳动实践基地,打造劳动教育的第二课堂。学生人人化身“小农民”,班班分有“责任田”;教师自主研发“美耕种植课程”,带领学生种植粮食、蔬菜瓜果等作物,把学农实践基地打造成一个集学习、劳动、体验、探究于一体的教育综合体,使学科知识在此深度融合。同时学校还利用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举办果蔬采摘、花生红薯义卖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丰收的喜悦、劳动的意义。三是积极挖掘家庭、社会等校外资源,打造劳动教育的第三课堂。充分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通过布置“家庭道德作业”的形式,把劳动教育的场地扩展到家庭,让学生帮父母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干农活等,引导学生孝顺父母,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组织开展如“清洁家园”“保护白龟湖”等志愿服务活动和研学旅行,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积极参与公益实践活动,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劳动观念。 平顶山市四中举行“硕果节”采摘活动 平顶山市四中组织学生在白龟湖进行保护环境节水宣传 平顶山市四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体育特色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把体育纳入学校特色建设整体规划中,明确了办学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课程内容多样、教学方式灵活、评价科学有效、成绩**的特色建设目标,着力提升体育学科建设水平和教师学科育人能力,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和学生全面发展。一是构建以夯实学科基础的通识课程为主体、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专项化课程以及助力学生特色发展的高阶特需课程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大课程体系,打造“课堂教学+体育活动+素质拓展+业余训练”四位一体的大体育教育模式。目前学校设置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专项化课程和满足学生参加高考体育统招单招和高水平运动队需求的高阶特需课程。二是改革课堂组织形式,实施分项教学。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项目,以保证每一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打破原有的教学行政班界限,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运动基础为依据,将选择同一项目的学生重新编班,由专业教师分别进行教学。三是打造“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重视“学”的基础性,突出“练”的主体性,强调“赛”的重要性,强化“评”的及时性。四是以“两操一课”带动学生强健体魄。足时优质地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切实发挥体育的综合作用,提升学生体育健康素养。五是以多彩体育社团活动点“靓”校园生活。先后组建了足球、篮球、乒乓球、武术、体育舞蹈等十余个体育社团,定期开展社团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六是加强体育竞训,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了“学、训、赛”一体化的体育生培养模式,组建了足球队、田径队、武术队、篮球队等训练队,常年坚持训练,以提高专业水平。每年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春季达标运动会、“校长杯”(足球、篮球、乒乓球)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篮球嘉年华等赛事,以赛促教,以赛促练,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平顶山市四中举行“校长杯”足球比赛 平顶山市四中举行“校长杯”篮球比赛 AI足球社团日常活动 平顶山市四中举行拔河比赛 平顶山市四中阳光大课间 三、取得成效 体、美、劳等特色教育的发展,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实现了学生特色学习与生涯规划的有效对接,同时也使学校发展多样化有特色,既突破了发展瓶颈,更激发了发展潜力。目前,学校成立有足球、篮球、武术、舞蹈、绘画、戏剧、绿植、环保等相关社团二十余个,社团人数达600余人。近两年,历史与人生、足球社、茶艺社等六个社团被评为省、市级文明社团、星级社团等;各社团在特色领域获得市级及以上奖励200余人次。在2023年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竞技组足球比赛中,我校女足代表平顶山市参赛,进入八强。在2023年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我校田径队五人参赛,均进入前八名,其中聂宇森获得跳高**。2023年中国中学生武术锦标赛、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武术赛中,我校荣获**、亚军、 季军各两项。2024年“市长杯”足球联赛中,我校男女足球队双夺冠。近三年,有26名学生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资格。每年有100余位体艺特长生被高校录取。在特色建设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三年来,完成相关课题近10个,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获得省市级各项优秀辅导教师奖90余人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首批河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首批河南省中小学学生社团特色学校培育对象等荣誉。 2024年“市长杯”足球联赛中,我校男女足球队双夺冠 平顶山市四中武术队在 2024年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武术赛中再创佳绩 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特色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们也认识到学校规范管理是一项持续性工程,我们将深入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以“规范管理年”为契机,查摆问题、补齐短板、创新工作、突出特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平顶山市第四中学 2024年8月8日 |